石油鉆井臺上為何總有火把,不害怕爆炸嗎?看完才知道作用這么大 |
[信息發布:本站 | 發布時間:2021-02-22 | 瀏覽:26986 ] |
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因為石油就代表著財富,這些石油被開采出來,就可以大大增長國家的經濟。中東地處荒漠,本身應該是非常貧窮的,然而這里卻誕生了世界上富有的國家,就是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不過并不是所有擁有石油的國家都很富有,因為開采石油需要專門的設備跟先進的技術,一般落后的小國家是沒有這種東西的。所以他們只能夠將油田承包給其他國家開采,這樣一來石油自然也要跟人家平分,獲得的收益也會大大減半。但是翻看那些石油開采的照片,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鉆井平臺上面幾乎都會豎著一個火把,難道他們不害怕這個火把導致油田爆炸嗎?
大家都了解,石油是出自油田,還有就是在大海內,采集前期時候需要通過勘測石油所在地、定位油井平臺。不過準備這些還不夠,因為在開采時候的時候會產生大量氣體,而想要繼續開采下去就要等這些氣體被消耗完,不然無視繼續開采下去的話會產生對施工人員造成生命危險。這種氣體有一部分是屬于危險氣體,需要經過人工的排除,而另外的一部分則是安全氣體,只需要簡單進行冷凍就行了。對于如何排除這些危險氣體,咱們的專家們便研發出了‘火炬’,只要經過‘火炬’的燃燒之后,這些有毒氣體便不會再對人體造成任何的危害了,而且‘火炬’也在不斷地依據各類不同油田進行著改造,適應的過程,畢竟油田本來就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因素,需要十分注意它的動向,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而且火炬的燃燒是需要24小時運轉的,必須保證無時無刻的燃燒著哪些有害氣體,畢竟這種氣體不是無時無刻都有的,有時候會大量并發。 這是因為開采出來的石油往往伴有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在陸地上可以通過回收作為一種清潔能源,但在海上要建相應的設備成本太高,不劃算,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都采用直接排入大氣中,但隨著人類對臭氧層的破壞的認識及對全球變暖的關注,人們開始認識到甲烷對臭氧層的破壞緊次于氟氯昂,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CO2的20倍,因此后來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所產生的天然氣全部通過一根管道引到遠離平臺的地方點燃,將甲烷轉化成CO2和水,以減少對大氣臭氧層的破壞和盡量減少溫室效應。 |